孔颖达( 574-648),宇冲远,唐代经学家,冀州衡水(今河北省境内)人。
孔颖达人如其名,天资聪慧,博闻强记。八岁时,他已能日记千余言,将《三礼义宗》等典籍倒背如流。几年之后,《诗》《书》《礼》《易》《春秋》这几部儒学的经典著作已被孔颖达暗记于心。孔颖达的文笔极佳,文章流畅生动。与孔颖达住在一个郡中的刘焯名重一时,是儒学大家,孔颖达就登门求教。刘焯本不把这个藉藉无名的青年放在眼里,但在听过孔颖达言谈之后,发现这个青年不仅有深厚的儒学功底,还有精辟而独到的见解,不由大为折服。
隋朝大业(605-616)初年,孔颖达被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初露头角。自汉代开始,经学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许多儒家学者毕生致力于经学研究。然而,由于经学研究方法繁琐不堪,许多学者往往皓首穷经,却收获甚少,但白发苍苍却仍孜孜不倦于经学的也大有人在。孔颖达年纪轻轻,已经在经学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令人羡慕。隋炀帝曾经在东都洛阳召集天下儒官,并让国子秘书学士与他们展开学术辩论。在这场大辩论中,孔颖达独占鳌头。这本来已属不易,偏偏在所有的儒宫中,孔颖达的年龄又最年轻,这引起了一些年已垂迈、又无甚学术成果的宿儒的嫉妒,他们竟派出刺客,欲将孔颖达置于死地。情急之下,孔颖达逃入杨玄感家中,躲过一劫。这次胜利使得孔颖达赢得人们的认可,不久被补为太学助教。但隋末的动荡又迫使他不停地颠沛流离,根本无法安心地做学问。
唐朝建立后,天下安定,孔颖达终于又能从事心爱的研究工作了。他被授予文学馆学士,并迁为国子监博士,不久又转任给事中。孔颖达对国家是忠心耿耿的。唐初政治尚算清明,但他仍以天下事为己任,一旦机会到来,他们就竭力上谏,以警醒皇帝。李世民曾向孔颖达请教孔子所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颖达回答道:“这是圣人在教育我们,要我们学会谦虚。一个人才华出众,但他仍向无能的人询问自己所不明白的事;自己虽然知识丰富,仍询问无知的人,以求自己可以获得更多。有丰富的知识充盈内心,却不要得意洋洋,溢于言表;心中充实,态度谦逊,这正是君子的行为,为人君者也要依据它行事。《易经》中的‘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人们倚仗自己位高权重,就肆无忌惮,卖弄才华,朝廷就会混乱,君臣就会不和。自古以来,多少国家灭亡的原因正在于此啊!”这番话掷地有声,名为解释经句,实为劝诫皇上,令太宗大为叹服。
孔颖达长期在东宫讲学,太子承乾不遵礼法,被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数次冒着激怒太子的危险进谏。太子的乳娘遂安夫人看不过去,劝说孔颖达:“太子已经大了,老是这样当众责备他,让他下不来台,恐怕不是太合适吧?”孔颖达则回答道:“蒙国厚恩,死无所恨。”(《旧唐书》卷七三)自此以后,他进谏愈发频繁。从这一点上来说,孔颖达可算是一位忠臣。
在学术上,孔颖达是唐代经学家中的代表人物。贞观六年(633),孔颖达任国子司业。在迁任至太子右庶子后,他仍担任国子司业一职。他以学术研究为己任,他的观点成为经学界的权威观点。孔颖达曾与魏徵一起撰写《隋史》,总结隋朝的兴衰,促使唐代统治者以此为鉴,检点自身。贞观十一年(638),孔颖达又主编《五礼》,将以往在这方面研究中遇到的难题一,解释清楚。
孔颖达一生先后担任过散骑常侍、祭酒等职务,也撰写了很多文章,如《孝经章句》《释奠颂》等,但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是主持《五经正义》的编撰。在唐太宗的召集下,孔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等儒学名家一起撰写《五经》义训,全书共180卷,后更名为《五经正义》。此书为五经解释字句,对前代名家的研究成果也有所收录,是一部较为严谨的学术著作。《五经正义》的影响是巨大的,此书刚获完成时,唐太宗便称赞孔颖达等人:“卿等博综古今,义理该洽,考前儒之异说,符圣人之幽旨,实为不朽。”(《旧唐书》卷七三)在整个唐代,这本书成为了科举取士的标准教材。
《五经正义》的最终完成还经历了一番周折。博士马嘉运在详阅此书后,就书中疏漏之处提出了疑问,于是皇上下诏书,责令孔颖达等人精益求精。永徽二年(651),在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五经正义》又进行了详细修改,终于定稿。
孔颖达去世后,得到了很高的葬礼待遇,并追赠太常卿。
孔颖达的儿子孔志继承父亲的遗志,也担任国子司业一职,埋头从事经学研究。孔志的儿子孔惠元为人内向,但学术功底很深厚,也担任了国子司业,后又被擢升为太子谕德。孔家一门三代先后担任国子司业,时人传为美谈。
主要参考文献
《旧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新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99718奇闻趣事网 » 刘可欣 唐代经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