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朝廷自司马睿东渡以来,本来就是依靠以琅琊王氏为代表的东渡侨姓世族的支持,才得以在江左站稳脚跟。所以东晋自建立伊始,直至淝水之战后,一直是维持着“政出门阀,祭则司马”的门阀政治形态,这是皇权政治发生到一定时期又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皇权的变态,在中国皇权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虽然东晋皇帝长期大权旁落,但是他在当时又是不可替代的,他对于北方沦陷区象征着正统的所在,对于东晋内部则是各门阀之间维护微妙平衡关系的一个重要支点,由于他的存在,东晋门阀内部虽然长期激烈的明争暗斗,却很少出现严重的武力火并。
正是由于司马氏皇权的存在,所以世族门阀间,虽然对于政权有着激烈的明争暗斗,却始终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火并,维持着脆弱微妙的平衡,无论是庾氏代替王氏还是桓氏驱逐庾氏。直到淝水之战前后孝武帝开始收回权柄,门阀政局开始被打破,这种权利平衡才被破坏,而东晋也开始走向灭亡。司马氏皇权的存在,是东晋门阀政治能够保证较长时期内,大致政局平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冉闵和项羽都是悲剧英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副硬骨头。冉闵最大的失误就是称帝,这让他失去了最潜在,也是最有实力,帮他的东晋政权做他盟友的机会。甚至因为他的称帝,引起了东晋政权对他的进攻,让他彻底处在了四面楚歌的囧困境地。
他当时如果主动遣使到东晋称臣,结果就可能不会像后来那样迅速败亡了。他所统治的河北之地,又是饱受后赵几十年的暴政之苦,民生凋敝,在这种困境中虽然冉闵屡战屡胜,但他的家底却也是越打越少,当时处四战之地的河北,根本没有足够的物资与人力供给冉闵支持他打持久战,所以冉闵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东晋内部问题再多,但是对外最起码姿态上是从没屈服过,而且屡屡出过祖逖桓温刘裕这样的北伐牛人。杀胡令本就可以凝聚汉人,而从冉闵之后桓温北伐时汉中百姓的反应可以看出,东晋在这些失地百姓中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所以宣布归附东晋所带来的号召力不会比自己称帝小,而称帝能吸引的绝大多数都是那些想要靠支持称帝,而获得劝进之功的人。冉闵没有臣服东晋的诚意,还有另一个方面的佐证,就是在他诛杀石虎后人之前先后帮助石虎几个儿子称帝,而之所以帮他们则是由于对方提出事后拥立其为皇嗣,但是石氏屡次失言,还想要过河拆桥,所以最终被冉闵全族尽诛。
冉智向东晋送玉玺求助时,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困守古城的冉魏,当时已经又发生了人吃人的悲剧,可以想象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形,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他们不得已求助东晋。但东晋可没有提前做什么准备,所以临时调集大军前去支援本来就不现实。
东晋不是北方游牧民族,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能够迅速机动起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先把代表正统的玉玺弄到手再说很正常。而且之前冉闵的不臣举动,也确实令东晋对他难以抱有好感。有野心没有什么不对,刘裕也很有野心,但是野心也要有相匹配的政治头脑。很显然,冉闵没有,所以他注定是和项羽一样的过度人物,成为他人通向成功的一级台阶。
奇闻趣事网隋朝二世而亡,隋炀帝是罪魁祸首,怎么现在被捧成千古偶像了?
399718.com明朝时期废除宰相,设立内阁制度,内阁首辅和宰相哪个权力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99718奇闻趣事网 » 冉闵被称为小项羽,公然对抗东晋,称帝之时就注定了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