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要杀掉陆逊是因为他参与太子之争。南鲁党争中,孙和得到了江东士族的支持,而孙霸却得到了孙权扶植的新兴士族势力支持。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孙权发现孙和比孙登能力弱得多,性格上也更容易被江东士族操控,因此可能会被架空。为了维持权力平衡,孙权只能让两位太子相互争斗。而陆逊作为大将军地位崇高,一旦参与进来,必将打破孙权制衡两位太子的计划。
陆逊并非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代表着一个世家。在古代,帝王对待臣下的态度常常取决于对方的身份,而非个人的行为。陆逊被杀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姓氏,如果不是姓陆的话,他或许不会丧命,甚至可能一路高升,因为在古代社会,身份决定了一切。陆逊的晋升只要继续进行下去,就有可能触及篡位的边缘。在他没有参与南鲁党争之前,他一直表现得很正常。
孙权对南鲁党争的处理显得相当简单暴力,不偏袒太子或鲁王,却有针对性地打击了江东士族集团。值得注意的是,在南鲁之争中,江东淮泗两个集团站队分散,但孙权对淮泗集团的成员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惩罚,而对江东集团最多也只是免官流放。陆逊作为太子傅的位置,既有公事私情,也许在孙权看来,他是孙和权力团队中的一员,可以受到更为严厉的打击。南鲁之争中,江东集团几乎是全军覆没,而淮泗集团却相对幸免于难。
对于陆逊而言,他当然明白不能直接参与太子的争夺,但一方面,受到了大族联姻关系的制约,陆胤等人被流放,而陆逊自身也受到压力;另一方面,他内心更倾向于太子上位,因为他对太子的贤能有所了解,而孙登也在力挺孙和成为太子。然而,孙权明确表示要立孙霸为太子,陆逊必须采取行动。他或许高估了自己在孙权心中的分量,但他一直是个直言进谏的人,性格决定了他会选择坦坦荡荡的方式,即便会因此涉及风险。
南鲁之争中,孙和受陆胤的怂恿,派探子潜入孙权宫中,隐藏在床底下,窃听孙权的言行,并将得知的秘闻传给陆逊。不到十天的时间,建业宫中的秘闻就传到了江陵,陆逊并非唯一知晓的人。作为太子傅的陆逊是否会受到孙权的猜忌呢?事实上,孙权并未选择将他处死,最多只是责骂了他一顿。陆逊受冤枉之苦,尤其是在年迈身体不佳的情况下,他的死因可能确实与孙权的施压有关。废立太子不仅涉及家事,更牵涉到国家大事。有人认为孙权晚年故意让两位太子斗争,以玩弄权力制衡,但最终却失控了,导致大批核心力量被杀、流放、免官,直接动摇了江东的根基,为后来孙綝、诸葛恪等人的专权埋下了伏笔。
陆逊确实犯了个致命的错误,即参与国本之争。自古以来,参与夺嫡之争往往是最危险的。关羽曾因为与刘备谈及不能立刘封而可能未能得到刘封的支持,这也可能是导致刘封不救援的原因之一。对于大臣而言,参与国家大事的斗争,除非站对一方,否则很难有好的结局。这一点在历史上有诸多例证,因此,陆逊即便仅仅是自己被逼死,已经算是相对不错的结局了。参与夺嫡的大臣,除非站在胜利者的一方,否则很难全身而退。这也反映出古代帝王权力对臣子的绝对掌控,臣子纵然再优秀,也无权干涉有关帝王权力的事务。
奇闻趣事网汉桓帝是傀儡皇吗(不是)
399718.com宋太宗是一个昏君吗(不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99718奇闻趣事网 » 孙权为什么要杀掉陆逊(参与太子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