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交友指南

    淘宝购物优惠券五折

投稿 【奇闻趣事网】399718.com03.02 , 20:18

成年人交友指南

翻译:Eremita原文:https://psyche.co/guides/how-to-make-new-friends-when-youre-busy-with-adulthood
为什么
在这个纷杂世界里,朋友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他们使我们安定,是我们与外界之间的联系。与朋友一起,我们欢笑或是哭泣,分享愉悦,共渡艰难。意愿是友谊的特点其一。我们并非婚姻伴侣,也无血缘关系,更没有定期的报酬结算。这是一段极其自@的关系,而它之所以能够维持,只因为我们希望如此。
然而,在自@关系之下,并不存在有任何正式的承诺,友谊的脆弱也源于此。我们这些成年人时常被种种职责包围,我们需要面对孩子、伴侣和亲属,而工作又夺去了另一部分闲暇。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处于恋爱之中的年轻人,相比平均水平,他们的社会纽带要更少一些,这其中就包括了朋友。而那些有了孩子的人,他们失去的社会关系就更多了。友谊消失了,但这不是有意为之,这只因为随着人生进程,我们不得不平添许多意愿之外的关系,正如这项研究的论文标题所总结的:“恋爱和繁衍的社会代价”。
生活的节奏和忙碌的步伐迫使成年人中断与朋友间的联系。德国社会学家莫伦霍斯特研究发现,每隔七年,我们就会丢失一半朋友,并且我们中的许多人结交新朋友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失去的速度。2013年的一篇横跨了177635个样本、277项研究的元分析指出,在过去的35年里,我们的朋友关系已经缩水了许多。比如,相比生活在1980-1985年的受试者,生活在2000-2005年的受试者平均要少4个朋友。
假如我们无动于衷,等时间如白驹过隙,你甘愿孑然一身离开这个世界吗?朋友不仅仅是欢乐源泉、人生意义,而且没有朋友的生活也更容易遭致抑郁——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德·迪安纳和马丁·赛里格曼在2002年的研究项目“非常快乐之人”所得出的结论,他们发现乐观和沮丧的人群差异之一就体现于他们的社会关系。所以,假如朋友可以为我们带来这么多好处,那我们如何去结交朋友呢?
怎么做
作为一个成年人,结交朋友更多是需要自身的意愿与行动。从理论上看,这是一次新奇的挑战,而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表现出足够的自信心。你或许有些腼腆,面对陌生人有种天生的恐惧感,然后不@自主的萌生出排斥心理。这种恐惧会带来两种逃避行为,而这两种行为都会妨碍你结交新朋友的尝试。首先,你可能会表现出“过度回避”,不愿进入到可能遇见陌生人的环境中。比如,当你的好朋友邀请你去他家看电影,一同前去的还有另一些你不认识的人,而此时你的恐惧占了上风,你拒绝了朋友的邀请,选择独自在家打游戏。其次,你或许会发觉自己会表现出一种“变换回避”行为,你也许现身在聚会之中,但并不与他人交流。比如,你或许接受了朋友邀请,来到了他家观看电影,而当电影结束,别人都在讨论剧情时,你却默默躲在角落里独自划着手机。
* 假定别人喜欢你
很容易理解上述了两种逃避行为的原因:我们害怕被他人拒绝。但其实你知道吗?当你出现在一群陌生人面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喜欢上你,发现你有趣的一面,而假如你事先知晓这点,或许就会更容易的参与到他们中去。事实上,这种心态有种自我实现的特质——美国在1980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被事先告知搭档喜欢和自己合作的志愿者更容易使这个信念成为事实,他们会更多的分享自己,表现出更少的分歧,并且有更积极的合作态度。也就是说,如果你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参与到社交场合之中,假定其他人都喜欢你,那么这个假定就越有可能成为现实。
当然,你或许不愿假定其他人会喜欢你,因为你不愿相信这是真的。如果你是这么想的,来看一看下面这个研究,你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安慰:平均来说,陌生人对我们的喜爱程度要高于我们的认识。康奈尔大学的埃里卡·布斯比等人曾召集一群相互陌生的志愿者,让他们配对交谈,然后写下对搭档的喜爱程度,并估计对方对自身的喜爱程度。这项研究被组织于不同的场合:实验室、大学宿舍或是研讨会上,但它们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人们总是低估自己被喜爱的程度,布斯比把这种现象称为“喜爱值差距”。
所以,当我们参与一项新的社交活动,不妨先假定别人会喜欢上自己。抱着这种心态,你就可以重新唤起被恐惧支配的步伐,我们可以开始质疑这些恐惧,然后尝试处理内心那些对他人反应的消极推断。做到这些,你将会获得一些自信,而这些自信能够帮助你参与到社交场合之中,开启一段全新的友谊航程。
* 主动出击
在《我们应当聚在一起(2020)》中,作者咖特·维洛斯讲述了促使她写这本书的动机:当时她想找个朋友出来聚餐,于是在脸书上发了个帖子“有人愿意和我出来吃法式大餐,再顺便谈谈人生吗?”。贴文下面回复的人要么相距遥远,要么有约在身,维洛斯回忆道:
其实我不只是想吃蜗牛,也不仅仅是想找个人倾诉最近的苦闷。我是想探索一种新的生活——就是那种有许多想见的朋友,而那些朋友也期待见到你的生活。
这段经历让维洛斯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多的朋友,于是她制定了一个计划,然后依照这个计划去寻找朋友。最终,她成功组织了两个定期会面的小团体,还结识了一些互相欣赏的朋友。维洛斯是如何改变自己生活的?因为她果断迈出了初始的第一步。维洛斯留出闲暇,定期约见旧日好友或是偶遇陌生路人,她为尘封友情注入新鲜活力,为新鲜友谊创造契机。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主动迈出的第一步是发展友谊的关键。
为了认识到初始阶段的重要性,你就得抛弃诸如“友谊是会自然发生的”这类想法。你需要为这个目标负起责任,付出努力,而不是如守株待兔一般坐等友谊降临到你头上。这不是作者我主观的人生经验,科学研究也是这么认为的。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有一项面向成年人的社会研究,调查人员跟踪观察了那些认为“交朋友是运气问题”的受试者以及那些认为“交朋友要付出努力”的受试者,平均来说,五年之后前者要比后者更缺乏社交活动,并且也经历有更多的孤独感。
你在聚会中现身,然后说句“大家好”——这远远不够。主动,意味着你要向他人介绍自己,要记得索要别人的联系方式,要在空闲的时候约他们出来玩。初始化是一个过程,我们必须一次次的尝试这个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结交到新的朋友。
对于那些初到一个全新环境的人来说,初始一段关系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丹佛大学基于大一新生的研究表明,那些认为自己有更高社交能力的学生往往可以结交到更为满意的朋友。新学期伊始,大家都是新人,“初始能力”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这一时刻,而当时间流逝,友谊关系趋于稳定时,这个能力的重要性就降低了。
或许你会担心,向陌生人主动发起的交流得不到友好的回应,害怕被人拒绝或是尴尬的沉默。你的担忧是多余的。美国心理学家尼古拉斯·艾普利和朱莉安娜·施罗德对此作过研究,他们让受试者主动与通勤路上的旁人搭话,你猜有多少路人拒绝交谈?一个也没有!艾普利和施罗德总结说:“通勤路上的人或许会认为,与身旁陌生人搭话会有很大风险被拒绝,但就我们所发现的来看,这个风险几乎为零。”
* 保持露面
现在你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社交关系,下一步你的目标就是将这些关系转变为真正的友谊。在刚搬到亚特兰大的时候,我曾努力地希望结交新朋友,我出席各种活动,参加了许多小组,我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这些关系却都以失败告终。我擅于创造一段新的关系,却不懂如何将这种关系维持下去。
据北卡来罗纳大学的社会学家瑞贝卡说,友谊只有在不断的互动中才可长存。所以问题就在于此:我缺少与他人持续会面的机会。当我出席一次演说、酒吧畅饮或是网络会议时,它们都只是为我提供了一种建立联系的机会。而假如你想要获得的是一种持续的关系,就需要参与那些定期进行的活动,比如语言培训班、写作课程或者阅读小组等等。我在亚特兰大唯一一次成功交到朋友是在一个共享空间,在那里我可以持续的遇见相同的人。
这种持续的交互机会是一种被称为“多看效应”的体现——我们往往更喜爱熟悉的事物,这个定律同样也适用于人。匹斯堡大学在1990年代所作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一个课程的四位插班生中,期末时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出席次数最多的插班生受到喜爱的程度最高,而出席次数最少的则受到最少的喜爱。也就是说,我们对某人越熟悉——即使这只体现于潜意识中,我们对他的喜爱度也越高,而这也表明,单纯的出席活动本身就已具备强大的社交力量。
与此相关的研究还表明,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在日后还会见到某个人,那么我们对他的喜爱程度也会更高。在这个案例中,研究人员向学生们展示了两位新同学的照片(她们长相相似),然后告诉这些学生,其中的一位将会作为同伴加入他们的讨论组。随后,对学生询问显示,他们更喜欢那位即将成为搭档的同学。当我们知道自己有机会再次见到某人时,我们会希望让彼此间的交往更加和睦,于是就倾向于从现在开始就喜欢他多一些。
所以学到了吗,要想结交朋友,你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频繁的与他人会面。假如你参与一次活动,但是感觉不太好,于是后续就再也没出席,这是不对的,你这样是在做空自己的价值。反之,假如你坚持下去,出现在后续的活动之中,你的感受可能就会改变,你会适应这种氛围,对他人有更多了解,并且,随时间增长——这要归功于“多看效应”——他人对你的印象也会变得更好。你需要克服最初的尴尬,保持尝试,这种尴尬的感受不会持久的。
* 分享感受
我还记得与一位同事转变为真心朋友的瞬间,而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如何加深友谊的方法。当时我们正喝着咖啡,我突然决定向她诉说最近在工作中遇到的烦心事,事先我不知道她会如何回应,听我讲完后,她承认自己也有遇到和我相似的烦恼——于是我们有了一段共通的经历,这使我们的关系更近了一步。虽然这本像是我作的一个脆弱举动,但它却取得了回报,而这也提醒我,分享自己脆弱的一面对深化友谊的帮助。
你已经了解如何初始一段关系,接下来,让这份友谊更进一步的关键就是分享自身的感受。我以为,所谓熟人,就是你知道他是谁,而所谓朋友,就是你了解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要发展真挚的友谊,你就需要分享自身,然后从对方那里获得同样的东西。你不必分享内心的一切(比如深藏的秘密或是某些黑暗角落),但你至少要分享点什么,你可以谈论自己生活动力、闲暇消遣或是未来期望。我的这个建议源于一项社会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在大一新生中,那些乐于和室友交流内心感受的人更有可能获得深厚的友谊。最近的一些的研究也表明,当陌生人希望彼此了解时,他们会倾向于分享自身,而后他们间的喜爱程度也随之加深。所以,如果你还在考虑应当如何加深与朋友间的关系,那就敞开心扉,与他们一同分享内心,特别是其中脆弱的一面,这是得到回应与共情的良好方法。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成年人,想要结交朋友,你就需要保持尝试。你要到场,要记得留下联系方式,然后不时的和他们见面,定期出席活动,最重要的是坚持。也许和不认识的人在一起你会感到害怕,但我希望你能从前文的案例中取得一些安慰,或许事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这一切都始于你的一句“大家好”,然后随时间流逝,每一次的见面与互动逐渐建立起一种联系,并使这种联系慢慢的稳固下来。你或许认为那些无意间的举止,比如见面时的问候,它们都是微不足道的。但事实正相反,它们是友谊的敲门砖,它使我们感到亲近,如果没有这些微小的点滴,我们就难以达成亲密的联系。
关键点
■ 在生命的某个阶段后,友谊似乎不再是自然发生的东西了,因为相比童年,你不再的处于那些持续的活动之中,也更少与陌生人交流分享。所以,为了结识新的朋友,你需要主动创造机会,去认识新的面孔,而不是守株待兔、坐地求全。
■ 假定别人会喜欢你,这样你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喜爱。这也可以作为你出席社交活动,与他人交流的动力。
■ 当你参与到某个社交场合,要记得向别人介绍自己,然后可以约其中的一些人有空的时候出来玩——即使你对他们还不是很熟悉。
■ 记住“多看效应”——别人见你次数越多,就越容易对你产生好感——参加一些定期举行的活动,比如培训课程或是俱乐部活动,记得坚持下去。
■ 为了将熟人转变为好友,你需要分享感受,特别是分享脆弱的一面,然后向对方提一些问题,尝试让他们也向你分享些什么。
了解更多
你也许生性害羞,又或是缺乏实践,结交朋友的开头几步总是最令你感觉尴尬。假如你畏惧不前,那就继续往下读吧,下面的步骤可以让你快速调整心态,然后有计划的开启与陌生人的交谈。
寻找一项活动:找一项感兴趣的活动,最好是定期举行的活动,比如阅读小组或是登山俱乐部。提前报名,取得活动的时间与地点,然后把它放到提醒事项里。
做好交互准备:在会面之前,有几个步骤可以提高你在与他人交流时的自信心。首先,在会面前的几小时,你需要做一些能够使自己心情愉快的事,你可以和老友聊一会天,或者听听音乐,或者做会运动。研究表明,当我们有个好心情时,我们与他人的互动效果也更好。然后,在会面开始前,回想一下为什么自己能够结交到之前的那些朋友——这或许是因为你的有趣灵魂,对事物的深刻看法,或是机灵的性格等等。无论你的长处是什么,都要把它记在心里。最后,在迈入会场时,告诉自己,别人也在期待这次会面,他们会喜欢上你——重复几次,让这种信念充满你的身体。这时你会注意到自己的肩膀不再绷紧,紧张感也消退了。
与陌生人搭讪:现在你已经处于活动之中了,仍在烦恼如何与陌生人打开话匣吗?试一试戴维·霍菲尔德发明的“观察提问法”吧。这个方法是这样的:观察周围,然后发表对某个事物的评论,接着向同伴询问他对此的看法。比如假设你出席了一个阅读小组,你可以说“我喜欢这本书的XXX这章,你喜欢哪个部分呢?”,又或者你们在一个餐厅,“我喜欢这儿的装修风格,你觉得呢?”人们喜欢分享自己的意见(甚至有个研究显示,当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大脑会激活与奖励回馈相关的区域),所以,和你交谈的人是很乐意你给他们这么一个机会的。
交换联系方式:如果你遇到了感兴趣的人,记得在活动结束前要到他的联系方式。这很简单,你只需要问他:“你真的很有趣,希望以后还能见到你,我可以记一下你的电话号码吗?”如果你觉得这可能太快了,你也可以询问他的社交账号,然后在网络上跟进这段关系。
跟进:记得通过短信或是社交媒体状态来持续跟进,你可以询问他是否愿意出来玩,你可以这样说:“嗨,你想在下次读书小组开始前先和我去喝杯咖啡吗?”
这些步骤起初或许令人生畏,但你实践越多,它们也就越容易施行。当你主动伸出自己的手,或许对方也正等着这个机会呢,而这很可能就是一段长久友谊的起始篇章。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本站只做分享普及使用。若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提供版权有效证明,核实后下架删除。 (4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99718奇闻趣事网 » 成年人交友指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