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er 【奇闻趣事网】399718.com10.12 , 18:02
地位偏见 诺奖得主实名和匿名向期刊投稿,被区别对待的程度有多大?
作者身份是否会影响编辑对作品的评价,进而影响作品是否有出版价值的判断?
JK·罗琳和斯蒂芬·金在成名后,都曾匿名向出版社投递过新完成的作品;作为对照,他们还实名投出了一篇在未成名前被退稿的作品。结果似乎暗示,名人效应是存在的:实名重新投的作品,连修改意见几乎都没有,就被编辑采纳。
但对于科学出版物的编辑,他们是否会受到这些非本质因素的影响呢?
想象一下,编辑正在为科学期刊审稿,而作者的名字,和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一样。同时,另一篇备选论文,作者是一个你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人。
猜一猜,前一篇论文被发表的可能性比后一篇高出多少?
9月发表的新研究显示:是后者的6倍。
“差异巨大。”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论文作者Stefan Palan说,“虽然之前就能想到会有差异。但效果确实令人惊讶。”
Palan关于“地位偏见”的研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双重匿名同行评审——其中审稿人的身份对作者隐藏,反之亦然——可以产生更客观的结果。 “我认为双盲是要走的路。”金融研究员帕兰说。他是《行为与实验金融杂志》的共同编辑,该杂志使用强制性的双重匿名审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检验了同行评审的做法,揭示了诸如性别偏见和地位偏见(知名度更高的作者得到优待)等问题。
Palan也承认,双重匿名审查在逻辑上可能难以实施:作者经常在论文中暴露自己的身份;审稿人可以猜测作者身份或在 Google 搜索中找到论文;可能会为编辑增加工作量。但在8月发布的第二项研究证实了身份偏见在 150000 多篇论文样本量里的影响,表明双重匿名审查的积极影响可以通过向作者推荐该方法来实现。作者可以自选审稿模式,尽管可选系统的影响小于强制系统,但人工成本要低得多。
“双盲同行评审是我所提倡的。”主要作者、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信息研究员 Inna Smirnova 说。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两项研究都发布在SSRN(前身为社会科学研究网络)上,这是一个无需同行评审的平台,可帮助学者快速传播早期研究。这两篇论文也已提交给需同行评审的期刊,但预印本服务器使双重匿名评审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
作为一名期刊编辑,Palan 想检查双重匿名审稿在他的期刊中的影响。他联系了2002年的诺奖得主 Vernon Smith,询问他是否愿意参与实验。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查普曼大学的经济学家Smith和同事Sabiou Inoua赞助了一篇合作论文。
为了测试,Palan团队邀请了3000多人来审阅这篇论文,有时会透露两位作者的姓名中的一个,有时一个都不透露。
作者身份显著影响了审稿人对论文的看法。匿名时,退稿率高了近三倍,从23%到65%。
公布身份时,“直接接受或稍作修改便可出版”的审评意见飙升了6倍——从10%到59%。
“我凭直觉知道,Vernon和我不会被同等对待,但没想到差距这么大。”Smith的同事Inoua说。他们的论文现在正按照审稿意见修改——基于600多页的审稿意见,而不是通常来自几个审稿人的一页或三页意见。
先前的一项研究表明,单向匿名(审稿人对作者匿名)比双重匿名更糟糕。
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梅奥诊所的临床流行病学家Hassan Murad说:“在同行评审中保持匿名有其优点——减少偏见。但是,当然,也有缺点,”其中包括提升了让学术欺诈成功的风险。但没什么是完美的,他补充道,“我认为不存在没有偏见的系统。”
“这是除了所有其他系统之外最糟糕的系统。”Palan开玩笑道,“我认为它有很多缺陷,但我没有看到更好的系统。其他缺陷更多。”
doi: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2-03256-9
https://***.nature.奇闻异事/articles/d41586-022-03256-9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本站只做分享普及使用。若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提供版权有效证明,核实后下架删除。 (1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99718奇闻趣事网 » 地位偏见 诺奖得主实名和匿名向期刊投稿,被区别对待的程度有多大?